• 1
  • 2
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学科研>课题研究>详细内容

课题研究

春日相聚乐研学 共学共思共成长 ——记吴中区小学语文徐佳萍名师工作室4月研修活动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4-26 08:37:4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、引领、辐射作用,进一步探索“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” 学习任务群下的单元单篇教学,4月19日,吴中区小学语文(徐佳萍)名师工作室在太湖湾实验小学开展了第二次教学研修活动。

每一次相遇,都是一个最美的开始;每一次学习,都是一场精心的修行;每一次思索,都在为成长积蓄力量。工作室的王晓旸、顾静、叶新、戚飞虎四位老师,围绕主题展示了四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。

王晓旸老师抓主大单元的概念,绘制旅游路线图梳理文章结构,抓关键词识景点特色,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别样的双龙洞。王老师的课堂大气而不失灵动,对学生的引导耐心且思路清晰,整堂课框架清晰,充分以学生为主体,将操练作为重要的一环,把课堂还给了学生。

顾静老师关注细节,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,对文本的分析细致且全面,抓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匠心独运。整堂课深入浅出,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涵,更教会学生学习文章的方法并学以致用。

叶新老师执教的是《牧场之国》的第一课时,创设的“打卡异域风情荷兰站”的情境和教学任务高度融合。教学过程中,通过海报制作、打卡感受、配音解说的任务驱动,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荷兰的静、趣、美。

戚飞虎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非常明晰,寓教于学,注重方法的教授和应用。最后的作者背景介绍更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作者对“牧场之国”的喜爱赞美之情。

水本无华,相荡乃成涟漪;石本无光,相击而成灵光。分组研讨后,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一堂,进行了更深入的评课研讨活动。在研讨过程中,成员们积极发言。无论是情境创设、环节设计,还是朗读指导、过渡语言,大家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,分享各自在聆听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。

工作室主持人徐佳萍校长对四堂精彩的课例进行了点评。徐校长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有较强的单元整体意识和任务驱动意识,情境创设和任务架构高度契合,是高阶思维的体现。同时徐校长也提出课时界限要清晰,课堂上要做到由扶到放,让朗读和思维不断地碰撞。

徐校长强调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共同体,是研修的平台、成长的阶梯、辐射的中心,希望成员们拥有教学和科研的有力双翼,在相互研讨、思维碰撞中迅速成长,并将自己在工作室研修活动中吸纳的力量辐射出去。

思想有声,行动留痕。研与教,教与学,学与思,思与行,往复实践,不断提升。本次研修活动是一次灵魂的唤醒,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,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,在诗意中同行,抱团成长,深耕细研踏歌行,共谱小语新篇章!

mmexport1714092119683

mmexport1714092130221

mmexport1714092135780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